今年老舍戏剧节期间共计将举办三场大型主题论坛,通过开放式座谈研讨方式,深入探讨文学和戏剧、文学作品和舞台呈现的关系。这其中以北京为文化主题的论坛,今年的主题是“老舍笔下的西城”,将首次聚焦老舍作品里的西城,讲述老舍与西城的不解之缘,重温彼时的西城人与事。除此之外,在各剧院、演艺新空间、会馆和社区,共计五十多场戏剧文化活动也将在第六届老舍戏剧节期间全面展开。
发起:老舍是代表北京这座城的文化符号
戏剧活动则是北演公司针对每一届相关剧目,所开展的剧目导赏、创作分享、观众见面会,甚至还带着这些剧目剧组走进北京各个文化景点、会馆与商圈,实际上是围绕着空间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关系所创立的戏剧活动。张海君表示,“在不同的文化场所里,不仅可以推荐北京这座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基因,同时也让更多民众了解戏剧节发展的过程,所有的戏剧活动以及大师课都是公益性的。”
老舍戏剧节希望通过剧目,回归探讨文学精神。
时值北演公司正在创排根据老舍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话剧作品《二马》,在与老舍先生的长女舒济进行沟通的过程中,张海君了解了很多关于老舍先生在戏剧、戏曲、曲艺等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。在他看来,老舍先生既是文学家,也是剧作家,与此同时,他在戏曲、曲艺等艺术门类均有涉猎且成就非凡。在此基础上,张海君与北演公司同仁均认为,老舍先生是值得每个人去追忆、缅怀以及致敬的,同时,他也正是张海君一直在苦苦找寻,最能代表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。
从2014年开始,北演公司开始尝试涉足原创戏剧的创制领域,陆续推出了话剧《深水区》《甄嬛传》等多部原创作品。在经过两三年与戏剧行业越来越深入地接触,北演公司董事长张海君了解到,虽然当时在北京也有许多形式的戏剧节出现,但始终缺乏一个既能代表北京这座城市品格,又能代表戏剧行业自身品质的国际性戏剧节,北演公司作为北京国资旗下的国有演出公司,应该挑起这副重担。
大戏看北京·2022第六届老舍戏剧节已全面开启,从9月14日开始,一直到12月中旬,将有20余部50余场中外精品剧目和50余场戏剧文化活动,在以北京中轴线为核心的各大小剧场、演艺新空间、旅游景点、会馆、街区及社区陆续展开,让戏剧流淌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。
从第二届老舍戏剧节开始,北演公司与联合主办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特别举办了“老舍点戏”主题展览,通过展出老舍先生亲笔拟出的68出京剧剧目的手稿,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国粹的艺术魅力。从第三届起,北演公司还联合老舍纪念馆,老舍研究会等机构,特别创办了“戏剧茶馆”系列品牌活动,通过讲座、对话、剧本朗读、实景演出以及实地探访等多种形式,打破传统剧场空间概念,向民众普及戏剧知识。张海君认为,“通过这个板块,首先想表达的是我们对老舍先生的敬仰与致敬,同时,也通过老舍先生去传达我们对所有文学大家与剧作家的一种致敬。”
往届老舍戏剧节,无论是开幕大戏还是其中重要的原创大戏,都不乏当代艺术创作者对老舍先生作品的致敬,在张海君看来,这种做法也是更多地想要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。“老舍先生既属于北京也属于中国,同时他的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力,他的十多部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广为流传,其实这就代表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表达与符号,充分说明老舍也是属于世界的。”
“老舍先生的作品,基本上都是反映我们民族普通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,尤其在京味文化的表达上非常接地气。同时,老舍也具有国际性,他将近10年在国外讲学与游学的经历,让他的作品带有与众不同的国际视角。”张海君清楚地记得,在当年话剧《二马》的建组会上,他首次提出了举办老舍戏剧节的愿景,获得老舍先生家人的认可和业内各界专家学者的支持,首届老舍戏剧节由此诞生在了2017年的夏天。
定位:办节宗旨是“呼唤戏剧文学精神”
文章来源:《戏剧文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xjwx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02/585.html